网络文明传播 :邀您一起传七夕之美、颂文明家风

七夕今宵看碧霄,牵牛织女渡河桥。七夕节,又称为乞巧节、七巧节或女儿节,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,并因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而赋予了爱情和浪漫的色彩。七夕节体现了人们对理想爱情的向往和追求,弘扬了正确的婚恋观、家庭观,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。值此节日来临之际,江北区委宣传部组织开展“传七夕之美 颂文明家风——我们的节日·七夕”主题活动,旨在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,培育积极健康、向上向善的网络文明环境。

七夕来源
  • 七夕,原名为乞巧节。七夕乞巧,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,东晋葛洪的《西京杂记》有“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,人俱习之”的记载,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。“七夕”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。从历史文献上看,至少在三四千年前,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,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。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,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,合称二十八宿。

七夕习俗
  • 1. 乞求姻缘

    相传每逢七月初七,人间的喜鹊要飞上天去,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。女孩们便在这天晚上向织女祈求赐给自己美满姻缘。

  • 2. 穿针乞巧

    穿针乞巧是自汉代以来的七夕乞巧项目,月夜穿针要求快、准、巧,这是难度很高的技术活。

  • 3. 观星

    七夕有观星的习俗。传说在七夕夜晚,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相会,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。

  • 4. 拜魁星

    相传,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。魁星主文事,备受读书人推崇,七夕这天祭拜,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。

  • 5. 晒书、晒衣服

    七夕有晒书、晒衣服的习俗。一些人也会趁机“炫富”,晒出来的衣服质地特别好,光彩夺目。

  • 6. 吃巧果

    七夕的应节食品,以巧果最为出名。巧果又名“乞巧果子”,款式极多。巧果的主要材料是油面糖蜜。

七夕诗词
  • 古诗十九首之一

    (汉)佚名

    迢迢牵牛星,皎皎河汉女。

    纤纤摸素手,札札弄机杼。

    终日不成章,泣涕零如雨。

    河汉清且浅,相去复几许。

    盈盈一水间,脉脉不得语。

  • 秋夕

    (唐)杜牧

    红烛秋光冷画屏,轻罗小扇扑流萤。

    天阶夜色凉如水,坐看牵牛织女星。

  • 辛未七夕

    (唐)李商隐

    恐是仙家好别离,故教迢递作佳期。

    由来碧落银河畔,可要金风玉露时。

    清漏渐移相望久,微云未接过来迟。

    岂能无意酬乌鹊,惟与蜘蛛乞巧丝。

  • 七夕宴悬圃二首

    (唐)崔颢

    长安城中月如练,家家此夜持针线。

    仙裙玉佩空自知,天上人间不相见。

    长信深阴夜转幽,瑶阶金阁数萤流。

    班姬此夕愁无限,河汉三更看斗牛。

Baidu
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如何分组